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倾听夜色

如果我们走失了,我会在原地等你...

 
 
 

日志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十:定园--避世之所  

2010-09-28 23:50:01|  分类: 如风(游记)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定园--避世之所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苏州定园,紧邻名气很大的虎丘。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这座园子的安静。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从分布图看,园子的形状像一个“如意”,不知是自然天成还是故意为之,总之是吉祥之意吧。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明代开国重臣刘伯温为远避朱皇帝追杀,退隐后曾在此定居,故称为定园。那时候这园子应该是真正的清静,相信他希望所有的人都无视、忽略这座园子。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浮萍漂泊本无根,天涯游子君莫问”。浮萍生来无根,随水漂流,而越是如此,就越渴望有一处安定之所。

    而这石缸里的浮萍,就像芸芸众生,所有的美丽和幸福只能在这狭小的空间,仅仅展现在水面。。。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走在园子里,并不想刻意地去了解那些景致的故事和传奇,也可以暂时不去想人生命运。只是任凭心情的引领,感受江南园林的精致和曼妙。看翠竹护曲径,曲径漏幽香。。。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这座“凤凰台”是当年60岁的祝枝山信笔提写。对面的“来仪亭”也是。二块匾的命名取自<书经·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吉祥的意思。

    从“来仪厅”看过去,那些历史故事还在戏台继续上演。但天井里这些植物盆景的阻隔,让那些貌似真实的历史风云变得飘渺起来。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所谓“蔚为大观”,是指在这些老房子里展出的古迹、民俗、生活用品、根雕和古碑等。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根雕也叫树根造型。这些千年古根,牵手铸就这片我们熟悉的土地。我无法确定自己所处的确切位置,但我知道,那一处,一直在。。。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三百六十行碑布满整个墙面,堪称“世间第一碑”。全碑由360个部分组成,明代72幅、清代288幅。那些奇异的图案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宗教、风俗及世俗面貌。今天看到,因为许多已经消失,遥远的疏离感使这些陌生而新奇的图案绵延出一种古典的绝美。。。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这条“节令廊”和“信风廊”及“生肖廊”一样,都是记录各种时令的长廊。时间在这里被分解,并刻上烙印。。。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这个长廊有十二个传统节令,取一年四季中的春节、元宵、花朝、清明、神仙、立夏、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跟着走过,就像是匆匆地又走过春天,走过四季,走过又一年。。。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这座亭子,看上去只有一半,故为“半亭”。亭内的御碑是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由康熙帝赐给陈明智的一首御制诗:“闻得吴中好民风,鳏寡孤独得蔽容。浮图未必修七级,瓦堂十楹堪与同”。表彰他兴建“普济堂”救济老弱病残的事迹。

     这时的园子想必已经名声在外,再不可能做避世之用了。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济堂”。陈明智是虎丘乡的一名孤儿,靠帮别人磨豆腐为生,因天生一副好嗓子,成为苏州有名的昆伶。康熙南巡时把他带回北京唱曲,后又被太后赏识,任御前廷尉教习数十年,随后便告老还乡,被赐七品衔。

     因一副好嗓子,成就一生,是一种偶然,也是必然。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由于他自幼贫苦,因此十分同情那些老弱病残的乡民,他利用自己的名望和地位,联合一些乡绅和官员,在定园遗址内建造瓦房十间,以救济老弱病残的乡民。

    他的故事,今天读来还是可以给我们些许安慰。我们仿佛再次相信:好人好报的传奇。。。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门重门,景叠景。时而涌入的人群暂时破坏了此处的寂静,但无法抹杀这里的雅致和江南水乡般的灵秀。当年那些文人墨客(明朝唐伯虎祝枝山及清代杨州十八怪)常聚此园,踏岸吹箫,吟诗题笺。。。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此处通幽。拱桥,曲线优美圆润。当你走在向上凸起的曲面,会觉得有些许吃力,而就是这些曲面,将你对其的压力沿拱桥垂直方向化解为无形。。。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这个硕大的园子里,放眼周遭,碧水柳岸,橹声曲谣,小桥流水,绿树亭台。。。

    在凝固的画面,惟有素云在水面流动。。。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神庙”,昭示着人们别崇拜。
 
    庙前楹联一百八记钟声,唤起万家春梦;二十四番花信,吹香七里山塘让我们置身于花香的气场,有如履仙境的错觉。。。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这座复式结构的,顶特别漂亮,砖木混合,极具江南园林特色。

    亭前对联:“雨中有帛写永好,雨后逢花多清欢”。想象春的季节,驻足亭中,与花相遇。。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亭台楼阁映画其中、曲廊流水浑然天成。。。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只有在这样灰暗的空间,才能反衬出窗外明媚的光与影,才能洞悉你那些隐隐的美丽。。。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在大户人家的门前,总会有一对这样的门当。所谓“门当户对”,是一种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像这种有凸显的花纹,表明这家的主人是当官的;如果是光面的,就表明主人是做生意的。这些规矩是不可以任意破坏的。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这块“普济堂”前的顽石,因为置身梅树丛,所以叫“香岩”。乾隆下江南时,在“香岩”的侧面题了宋人林逋的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心中暗香浮动,可以是帝王,也可以是贫民,但都一样可能真情无奈。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据说当年刘伯温因遭奸人排挤,来苏州散心,花神庙中住持是位高人,看出他近日内恐有灾难,送他六个字“置死地而后生”,给刘基化解了一场劫难。他对外假称病故,在园中设置陵墓,躲过生死之劫……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园内这一片宽阔的水面,由剑池、憨憨泉、茉莉泉等汇集而成,常年清澈明净,因能将虎丘塔倒影其中,故得名“塔影湖”。在每月十五,月园的时候,传说可以根据月亮与塔影的位置判定季节与时令的变化。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九 - 荫子 - 倾听夜色

 

      这口西施井的对面,还有一口郑旦井,合称双照井,也称姊妹井,相传凿于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携西施、郑旦夜游塔影湖,美人要在湖边梳洗,夫差担心美人安全,命人在湖边凿井两孔,供美人梳妆之用。

    如果这两口井早就在此,那这个地方也不是真正的寂寂之地。刘伯温选择这里定居,并不是因为这里僻静,而是看中了这里的风水吧。他也不是想真的避世,而却是想安定地在这里度过余生。他被迫以“离世”的方式,才让这处“避世之所”貌似名副其实。。。

  评论这张
 
阅读(583)| 评论(6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