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倾听夜色

如果我们走失了,我会在原地等你...

 
 
 

日志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一:一座城市的记忆——上海  

2010-08-07 23:24:33|  分类: 如风(游记)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一座城市的记忆——上海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一: - 荫子 - 倾听夜色

      去上海,奔赴一座貌似很拉风的城市,谈不上有多兴奋,因为我并不觉得自己真正属于城市。但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说“每到一个新城市,旅行者就会发现一段自己未曾经历的过去:已经不复存在的故我和不再拥有的事物的陌生感,在你所陌生的不属于你的异地等待着你。”我猜想,这也许才是“看不见”真正所指吧。或者说,那些城市的名字和建筑,其实都是空洞无意义的。从本质上讲城市和乡村并无区别,而真正的意义在于:属于你自己的体验,而这些东西,除了你自己,没有别人可以看的见。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一: - 荫子 - 倾听夜色

     不记得是第几次坐飞机,只是记得很巧合座位大都在飞机的翅膀上,这样不太利于拍摄天空里那些自由绵延的云朵,但会看到机翼不时的翻起煽动,让你会假想那翅膀正好是长在自己的身上。当然还可以清晰地看见印在翅膀上的航班号,不过一下飞机,就都忘了。只有那种飞翔的感觉还时隐时现。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一: - 荫子 - 倾听夜色

     这是第二次到上海。小时候上海的记忆就是父亲去出差带回来的大白兔奶糖和泡膜文具盒,长大后上海的记忆是从那些小说和影视作品里提炼出来的印模,比如花样年华和阮玲玉般的海派旗袍;

还有夜上海、夜来香、何日君再来、天涯歌女等飘荡在“十里洋场”里经久不息的旋律;还有张爱玲和她笔下的旧上海故事。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一: - 荫子 - 倾听夜色

    但这些其实都是别人记忆中的上海。而我自己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比如就觉得高楼特别多,南京路走起来特别累,出租车司机特别友好,豫园很精致,外滩很美很有情调。。。

    那些我们不曾去过的城市,躺在地图上,在我们眼中没有差异。去过之后就会不同,它的景象和你的感悟纠结于脑海,形成一些影象,而区别于其他的地方。所以你记忆中的城市,其实是因你的经过而存在。

    实际上每个人都在以他们的经历虚构着他们心中的城市,而真实的那个,也许根本就不存在。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一: - 荫子 - 倾听夜色

     时下上海的高楼更多了,感觉和香港越来越像,也是到处在讲寸土寸金,所以楼越修越高,车和房越卖越贵,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境况也越来越两极分化。在光天化日里,也只有狗可以这样悠闲;而人心的释放,却多半只能在夜色开启之后。关于上海最恰当的定语应该就是那个“夜”字。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一: - 荫子 - 倾听夜色

     这座建筑像尖刀一样插在这座城市的楼群中,在人们感叹他的高耸时尚的同时,也会有一种刺痛感。那些数不清的格子,像这个城市的碎片,拼贴出他最新的面具。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一: - 荫子 - 倾听夜色

    上海大剧院,紧邻上海市政府。如果可以在里面去看看自己喜欢的演出,这是一件我永远心仪的事情。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一: - 荫子 - 倾听夜色

     和那些我总也记不住名字的林立高楼相比,我还是更喜欢寻找一些老建筑。我在南京路附近漫无目的地行走,就经过了这里。《申报》创刊于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4月,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是近代中国出版最早、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之一。我在查询之后惊讶地发现,在其曲折的发展历史中,曾有着最光辉闪亮的一页,就是史量才先生办报的那个阶段。

    “独立之精神”、“无偏无党”、“服务社会”是他办报的思想核心。他的独立包括报纸,经济的独立,不接受任何政治势力、军阀的津贴,政治上的自主,不听命于任何一个政治集团,不受官方或军阀操纵。“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是他的誓言。他认为“报纸是民众喉舌,除了特别势力的压迫以外,总要为人民说些话,才站得住脚”。虽然他后来遭受暗杀(1934年),但他对报纸独立品格的追求,他的办报思想和报业实践,给中国新闻史写下了闪亮的一页

     他居然坚守了22年,这实在是一种令人深思和赞叹的奇迹。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一: - 荫子 - 倾听夜色

        这栋建筑应该是旧上海的痕迹,彰显着她曾经的时尚。虽然时尚只是一种表面和瞬时,会随时代的更替不断翻新和变化,但因此更成其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她渗透在本质生活中的灵魂,仿佛是任何时代都一层不变,所以人们反而不会好奇。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一: - 荫子 - 倾听夜色

         和北京的中式建筑不同,这里留下来的历史文物都是各式各样的西洋建筑。这座城市做的最好的一点就是,规定所有的这类建筑只能维护和翻修,而不能拆除和重建。不是所有的立新都必须要破旧。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一: - 荫子 - 倾听夜色

         这栋建筑站立在这里,引起你的注意,是因为他让你唤起一些回忆;而楼前高耸的梧桐树,也让你遥想起某种漂浮的气息。。。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一: - 荫子 - 倾听夜色

    在这个街口,突然就下雨了,我只能左手打伞,右手端机。一个骑自行车的老年叔叔就在我旁边说话了,他说这样手会抖吧?我笑笑说,是,经常会抖。回来一看果然,焦点明显跑到出租车那里去了。而且我也不能避开头顶的那把雨伞,否则它就失去了对镜头的保护作用。但也许我就是故意想要这种伞下的效果。叔叔很和善地与我聊了几句,我顺便问了路,去看看那些弄堂。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一: - 荫子 - 倾听夜色

     但实际上那些弄堂和我想象的太不一样,就是我们这里的小街,凌乱不堪。我大约以为是想象中悠长的巷子。

    这座基督教堂我只能远远地看看,因为只有教徒才可以进入。但看见站在门口的两排带红袖标的保卫,总觉得有哪点不太对劲。想象中这种场所不该有这种配置,但确实配了,大约是有不得不配的理由吧。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一: - 荫子 - 倾听夜色

          走到外滩,像这样品牌似的老建筑一栋紧接一栋。这些殖民的遗迹是这座城市成其为“上海”的最有力的根据。而其实“上海”的本意最初不过是一个地理位置所指,因位于松江(吴淞江)下游支流“上海浦”而得名,而后来成其为城市最权威的代名词。但发展到今天,随着城市的司空见惯,其所谓的象征便丧失了以往的吸引力,这应该是合乎“道”的,城市与乡村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别人眼中的所谓城市,不过就是一个以其旧名呼之的一种习惯,而他曾经的历史,已在某段时间凝固,或消逝。。。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一: - 荫子 - 倾听夜色

       许多人在提到上海时,会不自觉地拿北京与之比较,大约是因为这两座城市都有些特殊的缘故。当然其结果他们的不同总是多于他们的相似,比如上海作家王安忆就撰文做了详细的比较。这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类型的城市,仿佛是国内中西的代表。他们的见长之处也不竟相同,一个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一个虽然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却是近现代崛起的亚洲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简单地比较,在当时有点像传承和变革的对峙。但有意思地是发展至今天,却有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北京人喜欢去纽约;而上海人却喜欢去东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而美国和日本恰恰有点像是另一个上海和北京,有历史的北京人向往开放的美国;而开放的上海人却向往有传统的日本,这的确有点意思。

    在上海的两天,打过两次的,和上次的感觉一样,他们依然很友好,一次我们聊了上海依然还保留的电车,司机告诉我虽然地上没有了旧时的轨道,但车上却是电和油双动力,所以动力很足,时速可以很快;另一次和司机聊的更多,我们聊了成都和上海的文化。我发现他很有思想,他认为我们现在缺乏几种东西:信仰、真正的道和法,所以实际上我们的生活没有真正的安全和保障,也谈不上真正的自由。他认为中日韩本是一个人,中国是脊背,但现在肋骨却已被抽出几根,所以硬不起来;日本是顽固的脖子,不转头地硬在那里;而韩国是固执的后脑勺。我觉得他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吧,中国的诟病太多,要发展还需要很漫长的道路。。。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一: - 荫子 - 倾听夜色

         如今的外滩人潮拥挤,在那些间或的木板阶梯上,几乎都坐满了人。自己也找个位置坐下,望一望滔滔的江水和身边密密的人头。一切都仿佛是流动的,但又像是静止的。因为你不会刻意地去注意别人,也没有任何人会来打扰你。人群中的你是真正孤独的。在这份安静中,你可以向马儿一样在草原上驰骋你的思绪,一直跑到很远的地方。你可以肆意地想念,一棵树、一枚月亮、一朵花、一颗星星、一阵风和一个人。。。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一: - 荫子 - 倾听夜色

    黄昏无疑是最美丽的时刻,他把昼和夜相牵,使时间的交替那么和谐和自然。几乎在你不经意地瞬间,他们就已经发生了角色的转换。甚至让你疑惑,也许所谓的黑夜和白天,其实本就是一体。

    这黄昏里的风景,似乎也很有意思。那些高楼和云朵,就像是这片土地上的富贵和浮云。许多人(当地人和更多外来人)都想在这片土地上实现富贵梦,客观地将并没有什么错,孔子在《论语》中所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也是排斥那种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富贵本身并不可耻,可耻是非法牟利。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功,所以要有安于现状的良好心态,毕竟富贵不是生活的唯一,更不是快乐的前提。在一个无道即不义的社会中,做一个无权无势的穷人并不是丢脸的事情。而穷人也一样可以有尊严和快乐!

[原创]一个人的旅行之一: - 荫子 - 倾听夜色

    上海的繁华是人们长久以来津津乐道的主题,但繁华只是我们看到的表面,就像我从88层的上海金茂大厦望下看,是一片华丽的景象,但谁又能说的清楚,在这些华丽的后面,又掩藏着怎样的真实?有着怎样的艰辛和沧桑?上海人的生活在雅致的后面,其内核是世俗的,因而也是真正的琐碎和艰辛的,当然也是温馨和令人牵肠挂肚的。但这些生活的真实,匆匆路过的人很少能看到。

    记得在弄堂里,一个年纪很大的阿姨提醒我:在外旅行,背包要反着背在胸前,这样才真正安全。我觉得她很好地诠释了上海的优雅和世俗。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愿我们的生活都更美好。当然,我上海了,但竟然没有世博。不过不奇怪,记得我说过:就算是再好的东西,要这样去挤,我宁肯不要。我只是在高高的路桥上俯视了那几片星星点点的美丽建筑,然后就像一阵风似地吹走了。。。

  评论这张
 
阅读(332)| 评论(39)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