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倾听夜色

如果我们走失了,我会在原地等你...

 
 
 

日志

 
 

[原创]曾家院子  

2010-02-23 00:22:59|  分类: 如风(游记)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原创]曾家院子 - 荫子 - 倾听夜色

(摄影:翔哥)

     柳江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江边的那棵古榕树,就是这座曾家院子。

[原创]曾家院子 - 荫子 - 倾听夜色

(摄影:翔哥)

古街在桥这头,古院在桥那头。沿着弯曲的石头桥,渡到对岸,寻到院子门口。

[原创]曾家院子 - 荫子 - 倾听夜色

(摄影:翔哥)

 朋友老浩第一次来。原来不要门票,这次他猜要5元,结果10元,也还算不是很贵。再次踏进这座院子,一种梦回故里的感觉。老浩说,又想起小时候住过的院子?我说是。他和那个院子主人的后代是朋友,所以知道那个院子。和这个一样,也是建于民国年间,也是中西合璧。不过这个院子更有特色,仅戏台就有三个。这个戏台在刚进门的第一个院子里,戏台和木楼都已经翻新,像那些记忆中的梦境般鲜活起来。从这个长长的天井里望过去,戏台有些高、有些远,戏台外面还隔着一圈花台。在这样的台上唱,真的才像戏,高高远远的和现实隔着。

[原创]曾家院子 - 荫子 - 倾听夜色

(摄影:老浩)

 从旁边的楼上俯瞰戏台,就觉得近了。但选择这样的角度去看完一场戏,很曲扭。现在台上没有戏了,除了那张空木凳。但这里曾经很热闹,那些热闹彰显着主人曾艺澄地位的显赫。他先从商,捣腾了粮后又弃商从政,还出洋留法三年。那时的有钱人在挥霍之余,也不仅仅是挥霍,总要置办留下一些什么,于是他把他的所有经历、修为和嗜好都融汇在这座园子里。

[原创]曾家院子 - 荫子 - 倾听夜色

(摄影:翔哥)

上次来的时候,这个戏台也空着,但异常衰败,周围很凌乱。我竟然翻不到一张空镜头,大约是翔哥觉得太不好选取角度了,只有这张我站在前面,把戏台作为背景的渲染,看起来戏台太模糊,让我觉得自己有喧宾夺主之嫌,所以努力地让他的轮廓和线条清晰一些,再努力地把自己虚化隐去。在这个园子的梦里,我本就是一个影子似的过客,我呆过的院子在别处,因为没有了,才飘到这里借尸还魂。

[原创]曾家院子 - 荫子 - 倾听夜色

(摄影:老浩)

大门的二楼上,上次没能上来,那时院子的很多房间都锁着,废弃着。这是翻修过还原的景象,那些木质的雕花护栏很漂亮,能感受到设计的严密精巧。这些装饰让这个空间别有意味,而从这里远眺江水和风景也别有一番韵味,像是在一个句子前加了一些修饰语。

[原创]曾家院子 - 荫子 - 倾听夜色

(摄影:翔哥)

这些木制工艺,漂亮地奢侈。亦中亦西的元素竟然可以亲近地这么自然,我喜欢房子顶上那些间或的亮瓦,让这个空间既神秘但又不幽暗,而从天上洒下的光让这些木雕尽显秀色。

[原创]曾家院子 - 荫子 - 倾听夜色

(摄影:翔哥)

在光线的反射中,感受他独特的质感。这种质感赋予他一种灵性,让你感受到生命的悸动,灵魂的飘浮。

[原创]曾家院子 - 荫子 - 倾听夜色

(摄影:翔哥)


  这个走廊通向第二个院子。其实小时候住过的那个院子,结构和这里完全不一样,但总会到找到那种曾经熟悉的感觉。喜欢四处去寻找那些古镇,其实不是要特别去研究房子的设计结构,而是想去找回遗失的东西。那些东西总是长久地萦绕在梦境里,纠结不清。而这些旧有的任意细节,一扇窗户,一口石缸,一个台阶,都可能唤醒那根敏感的神经。

 

[原创]曾家院子 - 荫子 - 倾听夜色

(摄影:翔哥)

那时的这个通道,经过革命的洗礼后,实在是很破旧。但是不下雨的时候,地面依然很干净,没有什么污泥的积淀,那些落叶虽然孤寂,但却起码安然,不必像那些门窗一样受难。

[原创]曾家院子 - 荫子 - 倾听夜色

(摄影:老浩)

这是通道里横卧的另一条通道,门里套着门,路里套着路。好像并不只是想人为地迂回曲折,世上的许多事还真的就是这般迂回曲折。

[原创]曾家院子 - 荫子 - 倾听夜色

(摄影:翔哥)

这是从通道里反方向看过去,自然又是另外一番天地。往前是风景,回眸也是风景。

[原创]曾家院子 - 荫子 - 倾听夜色

(摄影:荫子)

第二个院子也很大,左边的这个戏台很长,没有第一个戏台高。感觉那个竖着,这个横着,但两个戏台却是朝着同一方向。戏台旁的那棵树和戏台紧靠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风景。【出门时老浩装备齐全,除了一个硕大的摄影包,还配备了副机(一卡片机),结果路上开始下雨,他最后连包都没开,把副机当主机了,我也觉得天气太冷,一路做搓手运动,所以基本安排指挥他们拍我想要的,因为翔哥的机子镜头的差别,所以远近不同的就分由两个机子区别拍摄,而我只用老浩的卡片机三两张而已。这张光线太暗,戏台子里的细节已经无力表现,倒显得朦胧神秘了。】

[原创]曾家院子 - 荫子 - 倾听夜色

(摄影:翔哥)


   那次来时,这个戏台最不明显。因为都隔成房间住人,所以也找不到专门的空镜头,这张显然是冲着这些花而不是背后的戏台。但经我提醒后大家还是可以看清楚,我还是觉得自己属于另一时空,所以相似于黑白和彩色的区别。

 

[原创]曾家院子 - 荫子 - 倾听夜色

(摄影:老浩)

    戏台的旁边,就是那栋漂亮的欧式洋楼。这样风格迥异的两栋建筑靠在一起,你丝毫不会觉得相左和别扭,相反是相得益彰,互相弥补。

[原创]曾家院子 - 荫子 - 倾听夜色

(摄影:翔哥)

    之前来时是这个样子。其实样子并无什么大变化,不一样的是色彩。洋楼的色彩因为砖墙的缘故,并无多大的色衰,但旁边的木质中式建筑衰败就很严重,几乎看不出最初的色泽,只有满眼的沧桑。

 

[原创]曾家院子 - 荫子 - 倾听夜色

(摄影:老浩)

    从洋楼房间里望这些窗户,你一定看不清外面的风景,也想不到会是一座中式院子,而更像是在某座教堂里。    

[原创]曾家院子 - 荫子 - 倾听夜色

(摄影:老浩)

    同样的窗户,从外面看却让人感受到浓浓的革命硝烟。这些感觉甚至把那些所谓的西洋元素消解于无形。 

[原创]曾家院子 - 荫子 - 倾听夜色

(摄影:翔哥)

    近距离地看这栋楼,真漂亮。而楼的正中,也是通向第三个院子的通道。同时楼的两头也可以通过,体现了充分的开放性。楼表面的那些线条让整栋楼看起来舒缓柔和,极尽浪漫。

    我也跟老浩叨叨我们院里的洋楼,也是两层,地基也是高高的台阶,地面都是木板,木板下的通风层,那时曾经被一只黄鼠狼占领。那时的鸡多珍贵啊,所以全院人民痛打黄鼠狼,最后还将之烹之再分而食之。老浩总结,残忍,但又说那时如果真有黄鼠狼,岂能放过?洋楼的顶层是瓦,但瓦下面还有一层木,在木和瓦的之间是数之不清的麻雀窝,因为高高在上,所以安全;但也因为高高在上,总有不小心的麻雀爸妈没有守好他们的蛋和他们的娃,在那些微凉的早晨,我总是会发现脚下的破碎的蛋壳和娃的尸体,他们太小了,连羽毛都还没有长出来。那种时候,我总是莫名的悲伤。但布谷鸟叫的时候,我们就会用一个大大的竹簸箕捉麻雀了,用一根木棍将竹簸箕支着,下面放些米粒,木棍上系着长长的绳子,麻雀吃米时就快速拉动绳子,将麻雀罩住。然后去毛,开膛破肚,洗净后在肚腹里放些盐,用树叶包裹起来烧熟,不用说,香的流口水。(阿弥陀佛,罪孽,我悔过)

[原创]曾家院子 - 荫子 - 倾听夜色

(摄影:翔哥)

   和那时对比之下,除了两边的牌匾和墙体的颜色外,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现在将房间用做陈列室,而之前住着居民。

[原创]曾家院子 - 荫子 - 倾听夜色

(摄影:老浩)

    第三个院子里的戏台也是竖着,一目了然,很清晰,但我找不到上次拍的,无论是空镜头,还人像,都没有,很有可能也是用砖墙封起来了。这个院子解放后大院曾作为镇政府办公楼,所以能利用的空间都得用上。后为了保护古迹虽然迁出,但却在很长的时间废弃着无人打理,所以他本来的真实也就淹没在那些岁月的磨砺中。我让老浩给我拍一张空镜头,翔哥正好坐在台上的椅子上,老浩说人小的无碍大局。估计他远远地看过来,我们也很小。

[原创]曾家院子 - 荫子 - 倾听夜色

(摄影:翔哥)

    翔哥招呼我也上去坐坐,不知为什么,院子里的每个戏台上,都放有一把这样的椅子。坐在上面,看看下面,又是另外一番感受。但我更愿意做个站在下面的人,如果谁可以成功地站在上面,那么我也只是在人群中远远地注视、观望。。。

[原创]曾家院子 - 荫子 - 倾听夜色

(摄影:翔哥)

    不过这个院子里的戏台,注定空寂,往日喧哗的戏剧早已落幕。只有每天南来北往的游客,再就是这些默默绽放着的,雨中的海棠花。

  评论这张
 
阅读(461)| 评论(37)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