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倾听夜色

如果我们走失了,我会在原地等你...

 
 
 

日志

 
 

成都人抗震生活实录  

2008-05-27 14:42:56|  分类: 流年(日志)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成都人抗震生活实录

成都人抗震生活实录

 

从那年张艺谋来成都拍了宣传片后,这句话就很快流行起来: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但从512日下午228分过后,一切就变了,成都变成了一座来了就只能睡帐篷的城市。

成都人的生活被彻底打乱,所有的人都心系灾区,悲痛万分,只有懵懂无知的小孩子在那里窃喜:终于可以不去学校,终于可以不做作业了。

    随着通讯网络的恢复,成都人一边承受着随时而来的余震,一边全身心地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所有的人都在关注“我们在一起”的直播广播,只要救灾前线有任何的需求,马上会有众人齐齐响应,成都人,从来没有如此地团结,如此地凝聚在一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物的捐物,有血的献血。很多人都去参加自愿者,不能去的,就在家照顾老人孩子,坚守工作岗位。大家一边流泪,一边仍旧潇洒地生活。

    潇洒、幽默是成都人的特性,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那些的哥们哪里需要就帮到哪里,比如去给灾区送救灾物资的货车带路什么的,通报交通堵塞情况等,生意已经不是他们最重要的。成都郊县的一个收旧的大爷,每天要工作10多个小时,平均一天收入2030元,但他居然给灾区捐款6000元,这得是他多少劳动才能换来的积蓄,但他想的开,自己有吃有住就好了,灾区的人却什么都没有了。

由于余震太频繁,而那一两次传说中的强余震又迟迟不来,弄的大家抓狂,心灵倍受折磨,家里楼层高的提心吊胆,只能天天住帐篷,那种辛苦是不言而喻的,早晨还要照常上班,所有的人都弄的头晕晕的,于是一些幽默的搞笑短信就应运而生了。我收到的第一条是:人都要崩溃罗,不知道何时到头!唉,活着也真不容易。老子不管了,拉撑睡,死了算球!第二条:上联:大震小震余震反正都是震; 下联:你跑我跑他跑大家一起跑;横批:不怕得;第三条:进门两腿发软,晚上露宿风餐;白天呵欠连天,震不死人晃死人,晃不死人吓死人,吓不死人死人,不死人累死人,累不死人跑死人,跑到外面盼余震,余震不来急死人!”第四条:上联:早也跑晚也跑一天到黑都在跑;下联:跑得脱跑不脱看来要把命耍脱;横批:安心睡觉。第五条:“上联:灾区人民无房可住,在余震中等待吃喝;下联:成都人民有房不住,在吃喝中等待余震;横批:都球恼火”笑。第六条:一汶川地震幸存者被俄罗斯救援队救出,记者采访他感觉怎样,幸存者想了半天说:“狗日的地震好凶噢!老子被挖出来看到外国人还以为把老子震到国外了”第七条:成都,一座人均帐篷拥有量全国第一的城市;成都,一座家家都有倒立空瓶的城市;成都,一座洗澡和入厕速度飞快的城市;成都,一座厕所里都备有巧克力和矿泉水的城市;成都,一座拒绝裸睡的城市;成都是一座热衷练跑步的城市;成都,一座来了就跑不掉的城市!

   成都人的幽默和乐观就像大家喜欢吃的麻辣烫,不管何时何地,点起火来就飘香四溢。散打起来让人捧腹大笑。那个有名的“可乐”男孩,刚逃出死神魔掌,就向身边的叔叔求叫:“叔叔,我要喝可乐;要冰冻的”。 还有一个压在垮塌的楼板下七十多小时的小女孩,获救时对官兵们轻轻说出的第一句话竟是:“我知道你们会来救我的”...
    在余震不断的日子里,成都人天天都有发明创造,日常行为和语言也在不断衍生、变化:

    一:余震就象打麻将,如果半天没得啥子动静,那绝对是在做大的!
    二:打麻将禁语,不许打512,推倒糊,血战到底!
    三:成都人看余震的心情,就象初恋的少女看情人,既怕她不来,又怕他乱来......

    四:原来打招呼问:“吃了没?去哪儿?”,现在逢人就招呼:“今晚上睡哪儿?”

    五:原来关心别人住哪儿,现在关心别人住几楼。

    六:超级憎恶有抖腿的习惯的人。

    七:不能容忍哪个把手机开成震动;

    八:分不清是自己晃动还是地在晃动。

    九:移动用户决定以后不做移动用户,联通用户也决定以后不做联通用户。

    十、空闲时候计算从自己楼上的家火速飞奔到空地上到底需要好多秒。他们说只有12秒的时间,我想我怎么也不够,如果从熟睡中惊醒,首先开灯,找眼镜,穿鞋,再跑,早死翘翘了,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不跑,继续做梦。

    帐篷成了时下成都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最近无论走到哪里,入眼的都是各式各样的帐篷。我和孩子他爸忍不住评价:因为许多人没有车,为了搬运方便,就把帐篷搭在了离家比较近的地方,但是那些地方实在是不适合,要吗是围墙边、大树下,要么是广告牌、高压线下,要么是绿化带、要道上,真是愁死人了,还不如睡家里呢?发现一个最聪明的是在休闲区的木桥上,直接用塑料布遮住,把桥变成了小屋。

    每当夜幕降临,那些没有条件搭帐篷的有车足族,就开始驱车去寻找夜宿的最佳地点了,那夜政府公告有余震,晚上一点多了,出城的汽车还长龙似的不见首尾,那点点光亮,就那么无止境地,一路泼洒下去...

 

  评论这张
 
阅读(165)| 评论(1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