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倾听夜色

如果我们走失了,我会在原地等你...

 
 
 

日志

 
 

亲戚家  

2007-06-24 22:30:24|  分类: 私语(散文)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亲戚家

 

亲戚家

 

  先生的二外婆家在洞子口,第一次随他走亲戚去的就是她们家。

    那时,我侧坐在五羊123摩托的后面,双手紧揽住他的腰,轰轰隆隆从街上闪过,扯去很多人的眼睛。我们从五块石方向去,他虽然去过很多次,但还是问了几次路才找到。二外婆家的院子很大,一阵摩托轰响后,二外婆惊喜地在院门口发现了我们。这里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过渡地带。院里修有二层高的楼房,没有农田,但院外有菜地。离家不远有铁路,还有一个木材中转站,那些大木头很美,我喜欢靠着它们照像,洞子口的凉粉也不错。但最好的还是二外婆,慈祥亲切,整日辛苦地劳作,我很喜欢这座四周爬满瓜藤的院子,还有坐在下面做活的二外婆,喜欢跟她到地里拔菜,这里代表着我对城市以外的故乡的一种想象,但先生说她们以前的老房子更有特色。

    再去的时候,我们却找不到了,东问西问才找到,却发现房子周围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外婆家的院子没有了,家们口变成了一条窄窄地巷子。周围一带新修了许多简易的砖房,有许多外来人口涌入这一带,特别是浙江温州的服装商。那些破房子就是他们的简易作坊,大批的劣质廉价服装从这儿运往荷花池批发市场。周围的环境变得脏乱不堪,二外婆家也充溢着呛人的蜂窝煤味,让人不敢久呆。那个想象中理想的故乡已烟消云散,只剩依然辛苦劳作的二外婆,和那些城市小巷里的拥塞的居民没有两样。

    春节时一家人又去了,奇怪的是还是找不到,又是东转西转问了半天才找到。最后我下车晚了一步竟迷路了,在眼皮底下一大群人都不见了,一个人在小窄巷里瞎碰,直到他们出来找我。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们的家门怎么从右边变到了左边,家里更窄了,整个底楼租给了房客,直接从楼梯上到二楼,人一多,挤得没有立足之地,只好到周围闲逛,四周都是臭烘烘地又脏又乱,让人没有兴致。

    一年其实也就是去两三次,多是送公婆去。我一直奇怪那地方每次去总得问才能找到,像随时都在变似的。后来自己也能开车了,就特别留意记路,但仍然无济于事。有三条路可以去,但去的时候总是还得找路。修三环路时又把那些路都打乱了,于是总一次又一次的找路。好不容易三环路通了,去了还是得问路。我记不清去过多少次他们家了,只知道我要再去还是找不到,而且要自己开车去就更找不到。这是唯一的一处像迷一样的地方,熟悉的陌生地。

    每次去在路上旁听先生和公婆讨论、寻问、寻找二外婆的家就好笑。每一次我们都像是阔别多年以后返乡,总是找不着北。这一带像是一座荒芜、颓废的魔城,所有的建筑物都没有特色,每一条巷子都像一样。它们的存在都像是虚幻的,如梦中的奇怪城市,随时在变形。它们立在那儿的唯一目地就是制造虚假,这虚假连同他们本身扰乱了人们的视听,生活变得真假难辨。其实他们也渴望真实,但那种日子太昂贵,离他们太遥远。这些廉价的虚假滋养着他们,托起了亿万人的生活,像那些永远也打击不完的盗版光碟一样,不是大家排斥正版,而是大多人根本买不起。这是一段无法略去的过渡。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永远也找不到二外婆的家了,因为他们家没有街名,那一转也没有特征,唯一的参照是附近的一家厂,但又怎么找到厂呢?没有特征意味着简单、乏味,而这正是今天大多数人的生活写照,我相信这城市边缘的奇怪之城会慢慢消失,等有一天再来,它们就都不见了,像一场梦醒来,再回忆那曾经的一切,不过是停了电的那短短的几分钟而已 .                       

                                      
  评论这张
 
阅读(263)| 评论(6)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